記者謝宗璋/報導
好地下藝術空間獲教育部藝術教育活動補助執行「好藝術.好地下藝術教育交流計畫」,今年九至十二月陸續邀請禪光育幼院、吉安鄉太昌國小和花蓮市主計里社區共約百人參與,透過「三管齊下」的藝術教育交流形式,拉近民眾與當代藝術的距離(見圖,好地下藝術空間提供)。
九月展出聲音藝術家鄧宇晴採集花蓮聲音開辦的《通話紀錄》創作展,邀請禪光育幼院學童和社工員觀展,她也前往育幼院進行聲音工作坊,帶領學童體驗聆聽和採集自然環境聲音的樂趣。四位青年藝術家參與藝術培力計畫舉行成果展《阿迷途乎》,十月底為太昌國小六年級師生導覽,其中參展者林夏玄、陳彥齊入校帶學童探索身體的視覺表現可能性並製作特效短片,以及徒手做出一個個立方體並自由堆疊創作。
韓國攝影家張用根將二年前疫情初期在花蓮駐村所拍攝的作品,重返花蓮辦個展《都市採集—花蓮》,由前主計里長張憲聰領軍社區戰鼓隊員和福氣站志工們應邀觀展,通過韓國藝術家作品回望自身生活的熟悉場域;張用根返國前,特別在社區舉辦攝影工作坊,學習運用手機拍攝的基礎知識外,並個別指導照片的構圖技巧。
策劃人劉曉蕙表示,有感於花蓮民眾對當代藝術接觸的侷限性,無法發揮藝術展覽帶來的正面回饋和創造學習,透過該計劃邀約在地學校、社區和機構團體前來觀展,現場詳盡導覽問答並設計學習單,並安排藝術家前往該單位帶領藝術課程,「三管齊下」激發藝術家與民眾的交流機會。今年成效獲得參與者肯定,明年將爭取續辦該計畫,預計與石材公會、花蓮高中、慈濟大學等單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