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禁鳳梨釋迦 返鄉青農恐血本無歸

2022-12-14

記者蕭道田/報導

  自去年九月台東鳳梨釋迦,因介殼蟲無故被大陸禁止輸入,今年又遇上暖冬,十二月的台東仍有三十度的高溫,日夜溫差大,忽冷忽熱導致落果及裂果高達三成,且轉作其他農作物比率不到五%,致價格跌至史上最低價每台斤三十元,釋迦農苦不堪言,無語問蒼天,農民一甲地收入銳減約五十萬元,甫投入該產業的返鄉青農恐血本無歸。

台東縣農業處長許家豪表示,對岸檢疫愈來愈嚴謹,台灣農漁水產品管水準卻沒跟上,才會遭陸禁運,但中央未將這些訊息轉達給地方政府或農民,還刻意政治化,受害的還是農民。

  台東農改場表示,鳳梨釋迦怕熱不怕冷,以往也曾在11月份發生鳳梨釋迦落果的情況,都是因為天氣太熱,呼籲農民最好能調節產期,降低損失。

  陳姓返鄉青農表示,往年鳳梨釋迦產地價每台斤六十到八十元,大陸去年禁運後,價格慘跌只剩三十五元,甚至更低;台東目前鳳梨釋迦種植面積約二五○○公頃,產量為三六○○公噸,依此估算,農民交包商的鮮果價差就高達十幾億元,相當於一甲地收入銳減四、五○萬元,幾乎沒有賺錢,還可能血本無歸。

 

 早期鳳梨釋迦產業夯,吸引許多返鄉青農投入鳳梨釋迦,種沒幾年,就面臨大陸禁止輸入的風暴,幾乎血本無歸。 許家豪表示,過去鳳梨釋迦不管品質好壞,對岸照單全收,但這幾年跟其他先進國家一樣,檢疫規格愈來愈嚴,台東鳳梨釋迦去年六月有六件被大陸驗出有介殼蟲,希望中央能跟大陸連結上,知道他們對檢疫標準的需求。

 廖姓青農說,鳳梨釋迦禁運大陸後產銷嚴重失衡,加上工資高漲,許多農民都已看破,不願再承租,更有地主租金減半,甚至免租金,農民自救之道就是轉作或讓部分土地休養生息,產量至少必須減半,讓鳳梨釋迦產業在平衡狀態下,也許還有生存機會。

--最新文章--

更生新聞News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分機3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