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田德財/報導
救國團結合社會力量,秉持「教育性」、「服務性」、「公益性」、「健康性」之宗旨,於偏鄉部落辦理青少年~「愛‧分享」聚光力量公益活動。花蓮縣救國團及秀林鄉團委會前進偏鄉秀林鄉銅門國小,帶領小朋友學習技能~手做「彩虹織帶」,進而將成果作品設定換取心願物品,透過救國團宣傳平台之行銷,邀請民
眾善舉提供實質物品,進而達互愛、共融之美好社會。日前在秀林鄉銅門國小舉辦偏遠部落弱勢孩童圓夢計畫捐贈公益活動。當日救國團愛心急難救助基金管理委員周淳卿、總幹事林耀埜、服務組長徐小梅、組員阮奕慧、輔導員王俊華、秀林鄉救國團副會長許賢美、原住民陶樸閣勞動合作社總幹事蔡珍玲等均親自出席,銅門國小校長黃勤聰表示熱烈歡迎,並特別頒發感謝狀,感謝花蓮縣救國團帶入資源將另類技能學習與關懷挹注給小朋友。
愛心急難救助基金管理委員周淳卿表示,辦理「愛‧分享」聚光力量公益活動,乃提升青少年多元學習機會,學習技能並體認自我付出才能獲得回報,翻轉青少年之未來。所以本活動邀請秀林鄉團委會副會長許賢美及部落社區婦女教授實用又環保「彩虹織帶」,共有6小時的教學總計手做35件色彩美麗、實用又環保的「彩虹織帶」。各個可都是小朋友的精心傑作。
花蓮縣救國團總幹事林耀埜表示:救國團今年第五年辦理「聚光力量-愛‧分享」公益活動,去年的成效非常良好獲得社會大眾熱烈迴響 ,於各縣市偏遠地區發掘孩童並指導教學製作屬於在地特色手作小物,運用成果作品上傳公益平台換取自我心願物品,媒合善心人士交換成果物品後完成個人之心願。完成全國400多位學童心中的願望,今年冀望再透過「聚焦」偏遠地區、「聚眾」社會力量、「聚集」大家愛心,散播愛與關懷,讓善的循環在社會底蘊裡萌芽,創造社會祥和之氛圍。
此次參與活動三年級的梁恩傑小朋友開心地說,第一次製做彩虹織帶,很新鮮很有趣很好玩,心中亦如願得到「電子手錶」。四年級黃佳慈俏皮地說:做的時候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怕做不好沒人要,會得不到禮物,但是仍然專注及
耐心完成,並換取心願禮物「腳踏車」。每位小朋友看見自己的成品完成時均好
高興好有成就感!雖然圓夢的過程蠻辛苦的,但是想到可以達成自己的「心願」時,就覺得一切的努力付出都很值得。更體認天下沒有白吃得午餐,要怎麼收穫,得先要怎麼栽。成果極為豐碩,每個孩童希望「圓夢」計畫均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