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志強/報導
臺東大學人文學院《高教深耕成果展暨東臺灣人文創新創意競賽作品展》,於一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在二樓「祥開百世」屏風前舉行開幕儀式,曾耀銘校長親自主持,並頒發獎狀及獎金鼓勵參加競賽得獎的學生。
曾耀銘校長致詞表示,本校為綠色國際大學,對永續發展的教育及實踐,有使命與責任。而進行創新創意的過程,有著永續與美學的交互光亮,以達世界大同的內涵。期許本校畢業生的未來發展能在「格物致知」智慧下,加入創新創意的元素,創造出更優美和諧的環境,以利永續發展。
圖:「東臺灣文創實用暨校園生活與環境改善設計提案組」第一名作品《伊累!布農族的奇幻冒險》。(臺東大學/提供)
人文學院院長李玉芬則表示,此次展示係各系所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高教深耕成果,以及人文學院「東臺灣人文創新創意競賽」作品。成果及作品展覽規劃於臨風藝廊展出,特別請美產系卓淑敏副教授策展,會場佈置深具特色,不僅符合人文風貌展現,更呈現特有的藝術風味,讓成果及作品相互輝映,尤有柔和燈光的映照下,讓所有成果能以最佳狀態展出。
此次東臺灣人文創新創意競賽分成「走讀東臺灣藝文創作組」及「東臺灣文創實用暨校園生活與環境改善設計提案組」,參賽作品兼具新意與實用性,亦可見學生發揮學科專業,跨界整合及溝通合作能力,展現學校積極開拓多元創新教學的成果。
「走讀東臺灣藝文創作組」第一名作品《汨汨號-一本有溫度與深度的鐵道刊物》,由公事系四年級的郭武嚳、郭家銘、洪宇翰、陳楷翔、陳昀楷、索翊馨等六位同學企劃製作,柯志昌教授指導。作品是利用過往學養經驗,以南迴鐵道主題結合鄉鎮風采,產出一本具有溫度與深度的鐵道刊物—「汩汩號」,兼容創造出文化保存及推廣、活絡公共議題討論、振興地方觀光等多元性成果。
圖:臺東大學校長曾耀銘於臺東大學人文學院《高教深耕成果展暨東臺灣人文創新創意競賽作品展》會後大合照。(臺東大學/提供)
「東臺灣文創實用暨校園生活與環境改善設計提案組」第一名作品《伊累!布農族的奇幻冒險》,由王杏文(英美四)、李沁蓉(英美碩二)、高志昌(英美三)、林翊璇(英美二)、陳主政(公事四)等五位跨系所同學合作,以互動式冒險尋寶遊戲(即「角色扮演遊戲」)呈現。語言可讓玩家自由切換中、英及郡群布農語三種版本。遊戲的劇情以科幻故事為背景,並以臺東縣海端鄉的布農族神話為題材,內容包含部落傳統的文化元素、物件與著名射耳祭等習俗。遊戲的宗旨在使玩家透過奇幻有趣的冒險遊戲,進入遊戲所設定的角色、對白及關卡,最終學習到真實的布農族傳統文化。
而高教深耕成果展中,可見一直為本校特色系所的兒文所,其所上刊物《竹蜻蜒》一年二期也步入正常出版軌道。南島所的博士班今年首度招生就報名熱烈,並與南島文化中心、史前館合作出版《南島學報》期刊。心動系則以培養運動休閒專業服務人才,和中華民國自行車協會及攀樹協會合作舉辦C級指導員認證會,經密集短期訓練,有一百人考取證照,錄取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五,拓展學生出路、增加競爭力。
美產系在高教深耕經費挹注下,擴大與實務結合的課程數量,在臺東地區主辦或協辦不少展覽和活動,提供多元交流機會,提升學生策展能力和競爭力。公事系和法律扶助基金會簽署五年實習合約,讓同學穩定增加在各地法服實習機會,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英美系畢業公演劇目「探長來了」,話劇公演劇目「最終審判」,兼具生動與專業,以及與津和堂合作專業英文導覽課程,並錄製導覽影片。
華語系持續辦理第十一屆臺東詩歌節,並推動華語文實體和線上教學,師生活用臺東在地素材,轉化為「以專業服務地方」的具體表現。音樂系全年有十大項表演講座和音樂會,十二月十三日即將舉辦的「管弦暨管樂音樂會」也歡迎大家蒞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