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濕地日 池上青年培力工作站和小農合作智慧節水 一起愛地球

2023-02-03

記者 陳志強/報導

二月二日是世界濕地日,依據國際拉姆薩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指沼澤、泥沼地、泥煤地或水域所構成之地區,無論是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動的、淡水、鹹水或兩者混和,其水深在低潮位時不超過六公尺者,再從中文字義來看,「坔」是濕地的古字,意指潮濕的土地,如池塘、潮汐攤地、泥沼地、沼澤區、低窪的積水區。

圖:池上青年培力工作站,盼企業投入ESG合作認養濕地周遭農地,讓生態與產業永續發展。(池上青年培力工作站/提供)

池上青培站熊良心專案經理趙亭雅表示,池上從名字來看就是一個象徵濕地的鄉村,不論大坡池、興富濕地、田溝、水田都是濕地的一部分,池上有著兩個知名的濕地,分別為國家級的大坡池濕地和興富濕地,近年來氣候異常,池上水稻田或興富濕地常常發生缺水和乾枯的現象,國發會地方創生計畫池上青年培力工作站選在世界濕地日開始與小農彭仲良合作進行智慧節水設施,透過超音波水位計有效控水、斷電,節水也節省時間和電費。

池上青培站從今(一一二)年開始和青農彭仲良、張家明、李友祥、吳家恩等小農嘗試運用微氣象站、友善驅鳥和智慧節水等智慧里山作為進行田間管理,除了增加收成,降低管理成本外,更達到小農業企業責任,對環境盡一份心力,一舉多得。

圖:池上從名字來看就是一個象徵濕地的鄉村,不論大坡池、興富濕地、田溝、水田都是濕地的一部分,池上有著兩個知名的濕地,分別為國家級的大坡池濕地和興富濕地。(池上青年培力工作站/提供)

趙亭雅說,我們團隊和林務局台東林管處、池上鄉公所、青銀共創暨環境關懷協會合作多年,進行水文調查、濕地巡守、外來種移除、原生種魚類保育、導覽解說等工作外,今年透過國發會地方創生計畫和興富溼地周遭小農進行智慧節水設施的實驗,希望降低生態與產業衝突,也希冀透過這些友善作為可以吸引企業ESG合作認養濕地周遭農地,讓池上農業和環境獲得雙贏。

--最新文章--

更生新聞News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分機3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