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蕭道田/報導
國發會地方創生計畫池上青年培力工作站與池上返鄉青年共創永續機制,今年度導入智慧農業和里山活動兩大系統發展出六套機制,當中以友善驅鳥成效最佳,2019年該團隊與在地青農發展利用老鷹風箏、鷹偶擬態猛禽驅鳥,降低鳥類毒害友善環境,當年增加了8.7%的收穫,今年更導入馴鷹師利用真猛禽巡田與擬態猛禽結合驅鳥守護穗收,今年青農回報增加約10%。
計畫專案經理鄭樵表示,本次計畫導入智慧農業系統和奧丁丁集團、在地青農、富興社區將共創出擁有農事紀錄、氣象、多國語言、線上銷售平台、SDGs永續指標、生態紀錄等多功能國際永續標章外,更與在地青銀共創協會創造里山體驗、遊程、餐飲和友善驅鳥,池上多名青年和居民都有投入,希望幫家鄉往更永續的方向發展。
鄭樵說,比較特別的是今年導入猛禽友善驅鳥獲得在地青農的認同,青農彭仲良和張家明二期稻作產量都有明顯的提升,大約一成,返鄉青年張睿和更投入友善驅鳥的行列,開始學習馴鷹和田間生態觀察記錄,我們正在創生一個特別的職業,叫做友善驅鳥師。
青農張家明也分享,感謝池上青年培力工作站投入智慧農業和友善驅鳥的機制,今年除了收穫量增加外,智慧科技的設備也讓農事變得更輕鬆,是很值得嘗試鼓勵的做法。
返鄉青年張睿和也說,透過熊良心的培力課程,慢慢了解自己家鄉產業和生態之間產生的衝突,希望可以找到一套有效的方法,幫自己家鄉未來發展更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