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萬人交通死亡數台灣是日本4倍 花蓮縣排名全國第五

2022-12-28

機車事故為主因 花蓮縣機車事故死亡人數占54.5%

記者田德財/報導

交通部二十八日舉行「一一一年一至十月道路交通安全」說明會表示,台灣交通事故每十萬人死亡人數,以二○二○年來看,約為標竿國家日本、丹麥的四倍,瑞典的六倍,主要是機車死亡比其他國家高出許多,更是當前重要防制課題。

而十萬人交通死亡人數最高前五縣市,花蓮縣為五名內;依序為台東縣二二點○七人、嘉義縣二二點○二人、屏東縣二一點五九人、雲林縣二十點二六人、花蓮縣十七點二二人。

交通部統計,今年一到十月花蓮縣發生五○六九件事故比去年同期增加四四五件,有五十五人死亡比去年同期增加五人,六七三九人受傷比去年同增加六四○人。

在死亡五十五人數中, 機車騎士三十人,上百分之五十四點五, 其中自撞十三人, 少年無照機車一人、 年輕人機車騎士三人、 高齡機車騎士九人(含自撞一人)、電動自行車二人、輔助電動車二人。

每一件交通傷亡故的背後, 警方調查大都以駕駛人或行人違規為多, 其實,交通的道路設計或品質不良、 號誌、標線設置不當都是事故的原因之一。 

例如,台九線新城鄉康樂路與康樂三街口,今年四月到五月, 短短一個月發生五起交通事故,多是主要幹道車輛左轉與對向直行車發生車禍,居民認為是「交通號誌惹禍」應改善。經公路總局相關單位研議,規畫將原本三色號誌,改為增加左轉綠燈的四燈式,讓北上左轉車順利通過,減少事故發生。

臺灣的道路時常在規劃時,忽略人行道的設計,壓縮行人的用路空間,使得道路處處充滿危機。以花蓮市區主要幹道為例,只有汽車道,根本沒有機車道,甚至人行道都沒有, 行人要走的騎樓,有的被商家占用擺攤。  

汽機車與行人的道路規劃,應要妥善分配好,只有行人的用路空間好,汽機車的用路空間才會好, 政府應思考該如何妥善利用空間,達成汽機車與行人用路空間的平衡,保持交通的順暢,進而解決交通疑慮。

如今,機車及電動車普及且機動性高,卻只能行駛於外車道與汽車爭道,且實施快車道禁行機車、機車路權比照慢車管理。機車騎士常遇到一些車輛為靠邊停車切得又急又快,相當危險,且阻礙機車騎士的行車動線。

花蓮縣前三大肇事路段,第一是花蓮市 中央路三段、中山路、花15、中央路四段 , 第二是 花蓮市 建國路三七○巷、建國路、建國路一段 , 第三是3 花蓮市 林森路、花15。

學校周邊五百公尺肇事熱點, 國小為明義國小,國中為花崗國中,高中職為花蓮高商,大專院校為大漢技術學院。

--最新文章--

更生新聞News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分機3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