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國豐/報導
日前由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楊悠娟副教授帶領的東華大學學生共四十八人,來到中華紙漿花蓮廠實地教學(見圖:華紙提供),瞭解造林經驗超過五十餘年的華紙,從造林、製漿到造紙,林漿紙一貫,如何確實以循環經濟推動零碳排,構築完整的固碳產業鏈,做為「環境化學」這門課程的實地教學的場域。
課程首先透過手抄紙操作體驗,讓學生明白利用紙漿中最主要成分─纖維素的親水性讓其交織堆疊,透過壓榨及烘烤步驟,製成一張張充滿文青風味的「手抄紙」。在體驗過程中學生充滿驚喜及好奇心,不斷向操作員發問解惑,也讓參與的同學深刻體會造紙流程之繁複,並認識手抄紙文化。
接著提到華紙的循環經濟,向同學講解如何將製程水、化學材料及紙的回收循環利用,到木質素生質能發電、製程產出氫氣做為燃料的再利用,積極研發以紙代塑符合環保低碳產品,以及運用餘料生產有機質肥料回歸大地,提升資源再利用比率。聽完碳足跡及循環經濟解說後,引發同學們的高度關注及討論,同學第一次看到木質素以及紙漿的成品後,連連發出驚嘆聲。
最後在廠方的引導下,來到水處理場,課程中說明製漿造紙過程皆需要水,而水資源處理透過生物技術,創造並維持一個微生物的生態食物鏈,來確保放流水符合規範,進而達成永續環境目標。
最後,楊副教授表示,循環經濟與企業ESG是世界趨勢,感謝華紙配合環境化學課程安排實地參訪,展現資源再利用、綠電、淨零碳排等實績,讓同學們更加瞭解循環經濟,增進學習的效果。期望藉華紙之力,讓莘莘學子擁有不同面向的教學資源及借鏡華紙經驗,希望未來能持續與華紙維持良好產學交流,並為下一代產業科技人才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