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活動」四日傍晚落幕,花蓮縣花漾亮麗舞蹈團在最後一天午後壓軸演出,表演曲目由張玉雲、洪淑惠二位老師教導,在張鐘云理事長、紀用絜團長領軍下,卅分鐘的表演共演出天穿的故事《女媧補天》及《花蓮客庄囍迎來》兩大單元,帶動現場觀眾歡樂氣氛。
圖:花漾亮麗舞蹈團在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帶來優美的舞姿與詼諧逗趣內容。(花漾亮麗舞蹈團提供)
張玉雲表示,此次表演舞碼主要敘述中國民間故事裡,女媧氏是受景仰的九天玄女,是個人面蛇身的婚姻之神,創造 萬物.人類後,更主導男女婚配,世上寧靜祥和,不料天上的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起了爭戰,致山崩地裂,洪水犯濫成災,破壞人們的安寧,幸好女媧憐憫眾生,煉五色石補天,才不致生靈塗炭的動人故事受到現場觀眾的喜愛。
張玉雲表示,第二單元表演舞碼的舞碼《花蓮客庄囍迎來》特別選用「單身哥仔」、 「十八姑娘」及「靓細妹」「客家迎客來」等知名客家歌謠,堅持著客家硬頸精神, 傳達客家族群跋山涉水開墾山林的生活寫照。
圖:花漾亮麗舞蹈團在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帶來優美的舞姿與詼諧逗趣內容。(花漾亮麗舞蹈團提供)
張玉雲說,「花蓮客庄囍迎來」舞碼,以輕盈的舞步,演出客家單身哥仔,移民至東部時,在田間邊辛勤耕耘,又娶不到老婆的辛苦情境,最終有一群快樂的十八姑娘出現,看到勤奮、努力的單身哥仔 們,願意共結連理一起努力打拼,共創家園,大隊人馬,不惜上山下海的歡喜迎親去,討個好老婆的幸福景象描繪,其中媒婆、新郎、新娘逗趣的演出受到獻唱觀眾熱烈好評。
張玉雲說,花樣亮麗舞蹈團是由一群退休的婆婆媽媽組成,透過團員長期專業的肢體動作訓練,配上亮麗的服裝及客家扁 擔、牛犁等手做道具詮釋客家先民,東部勤奮開墾與節儉美德,另外,更藉著客家粄條、肉 粽、湯圓等道具,介紹客家特殊美食文化,是個深具特色的時代舞劇。
花漾亮麗舞蹈團理事長張鐘云表示,花漾舞團以舞會友處處可見花漾亮麗舞團熱情的身影,在藝術下鄉所到之處,往往在讚嘆聲中已悄悄播下舞蹈的種子,向下生根向上發芽而開花結果,在在皆是花漾亮麗舞團所樂見的「舞出健康、舞出活力、舞出關懷」。
尤其,花漾舞團曾在台東好米收冬祭勇奪全國第一名,連續兩年受邀於太平洋觀光節跨年演出,及參與今年客鼓鳴心─縱谷客韻季開幕式演出的花蓮縣花漾亮麗舞蹈團,在張玉雲、洪淑惠二位老師指導下,理事長張鐘云和團長紀用絜率領二十位團員,表演「天穿的故事」、「花蓮客庄囍迎來」等兩齣舞碼,優美的舞姿與詼諧逗趣內容,獲得現場民眾如雷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