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宗璋/報導
韓國大邱攝影家張用根二○一九年曾以策展人身份首次來到花蓮,為好地下藝術空間帶來首檔韓國大邱攝影家聯展。隔年初二度前來駐村,後因全球疫情爆發而提前返國,首場個展「都市採集-花蓮」延宕近三年,終在本月三日開幕,他也親自三度前來布展並與觀眾互動,為雙方的攝影交流再啟新頁。
圖:韓國大邱攝影家張用根(左)與好地下藝術空間藝術總監田名璋(右),雙方攝影交流再啟新頁。(記者謝宗璋/攝)
好地下藝術總監田名璋二○一八年赴大邱駐村交流時結識張用根,隔年底便邀他來花蓮策辦聯展「近身觀察」,同時雙方各有一位攝影家互訪,開啟花蓮與大邱的攝影交流。二○二○年二月則應田名璋邀請,二度前來花蓮駐村,他在三週內揹著相機、騎著單車,穿梭於花蓮市區,並造訪東大門夜市、七星潭和新城第二公墓等地。
張用根說,當時在花蓮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拍攝並未預設主題,「只要是刺激到眼睛或眼睛有所反應的所有事物,全都要拍起來!」這次他展出近廿張由欲望和偶然所創造出排列有些不協調的照片,有石頭、春聯、墳墓、戰鬥機、漢字、招牌和人等,「希望以外國人視角,拍出在地人熟悉的日常風景,相信會有不同感受。」
「都市採集」系列起源於二○○三年,當時大邱曾發生兩起大型地鐵事故,身為市民他開始透過影像關心地方大小事,追思罹難者的黑白布條影像拼貼是他的處女作。後來持續採集觀察,延伸至慾望的探索,如摩鐵房間、賣場貨架等,這次展出兩幅影像拼貼,分別為東大門夜市攤位招牌和各家戶張貼們上的春聯。
此外,他對七星潭尤為印象深刻,兩岸情勢多變,使富有戰爭意象的戰鬥機經常飛越民眾休閒的山海風景中,他想起大邱由於南北韓關係緊張,公園上空亦常見戰機起降,在不同地方卻有同樣條件的風景。他的鏡頭也對準公墓管理員、夜市攤商和路人等,他說,透過谷歌翻譯搭配手勢示意,對方都很友善地配合「演出」。
好地下藝術總監田名璋表示,花蓮與大邱四年來以各種方式進行交流,明年九月花蓮攝影家汪曉青也將前往當地開展。「都市採集-花蓮」張用根個展直到至明年一月九日止,每週五至一中午十二時至晚上八時,在花蓮市節約街卅七號地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