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志強/報導
林務局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區林業中心舉辦「社區林業二十週年回顧與展望暨一一○年特優社區頒獎典禮」,除了頒獎表揚績優的單位、團體外,參與活動人員也來到榮獲「全國金牌農村」的鹿野永安社區實地參訪。規劃三站瞭解地方產業和環境生態多樣性,環境教育更是極具口碑的示範場域之一。
圖:永安社區不僅獲得「第一屆全國金牌農村競賽金牌獎」,也是目前社區林業中心網絡據點之一。(周姓民眾/提供)
社區總幹事廖中勳規劃三站的導覽解說,分別是「鹿野找紅烏龍趣」、「刺蔥炒鹽」、「玉龍泉步道生態環境教育」。鹿野種植生產烘焙出的「紅烏龍茶」品質享譽全國,參訪行程走入種植茶區和新元昌茶廠瞭解「一心二葉」、客家擂茶體驗、製茶過程包括採茶、萎凋、靜置、攪拌、殺菁、揉捻、乾燥、團捻、烘焙、品茗等工序。
圖:刺蔥炒鹽從生火開始面臨考驗,以枯枝、火柴進行起火燃燒;等待熱源沒問題才能接續調味百搭的「刺蔥炒鹽」的過程。(周姓民眾/提供)
刺蔥炒鹽從生火開始面臨考驗,以枯枝、火柴進行起火燃燒;等待熱源沒問題才能接續調味百搭的「刺蔥炒鹽」的過程,玉龍泉步道終年常溫的湧泉讓大家急著嘗試起來;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加上總量管制讓當地保持仍算完整,五百元搭建的生態廁所令人好奇打開「方便之門」,連上完大號拿來使用的米糠、木屑也成為解說最佳教材。
永安社區不僅獲得「第一屆全國金牌農村競賽金牌獎」,也是目前社區林業中心網絡據點之一。由臺東林區管理處輔導開闢的「玉龍泉生態步道」,總幹事廖中勳解說當初透過社區林業計畫做為媒介,開始培訓在地解說員、集結志工從事社區綠美化、整修玉龍泉生態步道,並透過永安社區環境教育中心的成立與使用者付費機制的落實,持續推動生態旅遊及環境場域,建構出一套社區永續發展營運模式,曾獲頒第一屆全國金牌農村競賽金牌獎,目前亦是社區林業中心網絡據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