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柏霖/報導
由花蓮縣政府社會處指導,花蓮基督教女青年會主辦的一一一年花蓮縣社區化志願服務-「傳心傳情 愛鄰小船社區服務計畫」日前舉辦今年度最後一場服務活動,參加的長輩們都感受到滿滿的活力與溫馨。
其中,居住於吉安鄉的阿嬤,高齡八十歲,行動較為緩慢,平時不太敢出門,採買是透過照服員或是鄰居協助。阿嬤表示,透過這次小組夥伴及志工的陪伴,可以親自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又可體驗、享受在超市購物的喜悅,非常開心。
圖:志願服務社區化,志工們投入陪伴長者。(基督教女青年會提供)
花蓮基督教女青年會會長韋淑玲表示,志願服務的出發點,主要是在別人的需要裡,看見自己的責任,給予適時的支持與陪伴,透過團隊以親鬆的學習方式融入於志願服務,讓社區化服務注入創新的能量,同時促進社區達到自助、互助、助人文化的養成。
這個計畫在今年招募了愛鄰小船志工,前進社區推展志願服務工作,聘請社團法人中華飛揚關懷協會秘書長馬呈豪,透過創意發想、社區探討及案例分享引導,讓志工們藉由聊天互動融入於工作坊中,並產出實質性活動教案,發掘社區中潛在的問題及需求性,讓志工們學習善用資源連結,給予支持與陪伴,並透過志願服務推廣的精神,建置社區居民彼此互助、溝通的合作模式。
花蓮縣政府近年極力推動志願服務社區化,今年總共辦理四場次活動,花蓮基督女青年會招募愛鄰小船志工,前往秀林鄉加灣社區發展協會、吉安鄉宜昌文健站及吉安鄉仁和文健站辦理,邀請社區長者、父母、兄弟姊妹等共同參與,以「共食」、「共享」、「共樂」、「共伴」、「共讀」、「共生」等主題融入社區,搭配志願服務宣導,在互動過程中能夠互相理解、互相陪伴,受到鄉親們大大的好評。
此次活動鼓勵了大家對社會事務的參與,也增加社區志工間多元的互動及助人模式,不僅了解志願服務的意涵,更在社區中建立第三互助家庭愛與善循環模式,達到社區人與人間情感的交流與融合,花蓮基督教女青年會表示,期許更多社區志工組成愛鄰小船,投入志願服務,服務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