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志強/報導
十一月十六日是台東縣縣長參選人電視公辦政見的日子,二號參選人饒慶鈴侃侃而談這四年來如何用開放、整合、創新的態度來帶領縣府團隊,不僅解決台東二大案美麗灣與焚化廠,並優先推動醫療提升、達到財政穩健、推動社福等面向,當然四年的時間不夠,要讓台東持續幸福、要讓台東更好,饒慶鈴的第二任使命是要繼續為台東拚好日子。
圖:十一月十六日是台東縣縣長參選人電視公辦政見的日子,二號參選人饒慶鈴侃侃而談這四年來如何用開放、整合、創新的態度來帶領縣府團隊。(饒慶鈴服務團隊/提供)
饒慶鈴說,時間過得好快,四年前我站在同一個地方,向鄉親說明我對台東的想法與願景,我還記得,那時的我看到台東持續進步、持續與國際接軌,但我也看到了台灣少子化危機、台東垃圾危機,所以我挺身而出,延續台東的藍天,謝謝鄉親的支持,讓我以台東史上最高的七萬零五百七十七票當選台東縣長。勝選的那一刻,我就上緊發條,一一實踐我對台東的規劃,這4年來,我很努力,我用開放、整合、創新的態度帶領縣府團隊,我以快思維、高效率解決縣政難題。
饒首先提到,解決兩件大案。其一,一上任就面臨爭議多年的美麗灣、焚化廠案,我用魄力帶領縣府團隊多方溝通解決。台東焚化廠爭議超過二十年,歷經七位縣長,時空轉變加上外縣市不再代燒、台東垃圾掩埋場過半飽和,我從「為台東建立自主處理垃圾能力」的角度出發,盤點現狀、分析各種方案的利弊,在縣議會支持下決定重啟焚化爐,我們也承諾做好環境監測,相關的廢氣排放及戴奧辛濃度一定嚴格把關在法規標準內,才會正式啟用,為台東建立一套可長可久的垃圾自主處理機制,才能維護台東的好山好水,確保鄉親居住品質及健康。
再來提及,美麗灣案也是,仲裁庭駁回原美麗灣公司請求十二億元的「損害賠償」,台東縣政府「無須」負擔損害賠償、但要「買回」建物,我與團隊也立刻定調「把美麗還給杉原灣」、「該人民還給人民」以及「該部落還給部落」。杉原海水浴場去(一一○)年起重新開放,八成七的縣民表示支持,我們也在這裡舉辦了東浪嘉年華、藍海生活節等活動,推動親海運動;而針對閒置多年的建物,我們已召開三次地方說明會及招商說明會,希望委外經營加以活化,縣府對美麗灣建物採開放的態度,大方向確定未來營運需符合「文教設施用地」,希望在兼顧環保生態、地方發展的前提下創造雙贏。
在處理這兩件攸關台東發展案子的同時,我們也一步步穩健推動縣政。首先是落實醫療平權、優先推動醫療提升;再者則是「財政穩健」,今(一一一)年十月最新數字,每位縣民負債已降至四千四百零四元,四年來每人減少了二萬一千多元 ,四年減債百分之八十三 。
在財政穩定的情況下,我們更積極推動社會福利,首先,台東生育補助調高到第一胎三萬元、第二胎以後三•六萬元,全國最高,我們也看到了成效,今年的一至十月,台東縣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二個新生寶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六十五個。我們也為全縣一萬零四百三十七位弱勢民眾「投保人生的第一張保單」、台東也是全國第一個將免費乳癌篩檢降至四十歲、全國第一個為六十歲以上長輩免費配老花眼鏡的縣市。
我們還有全國服務最優、獲獎最多的一百零三個部落文化健康站,全縣長照服務涵蓋率百分之八十二為全國第三,我們用心照顧老弱婦幼,也謝謝鄉親的肯定,讓我的施政滿意度高達八成,讓九成縣民認為住在台東很幸福。
饒慶鈴強調,我的連任是幸福台東的最佳選擇。返鄉從政十七年,從基層做起,永遠和鄉親站在一起,慶鈴是有魄力、有執行能力的好縣長。對於縣政事務推動,我從來都是從縣民需求出發、要為更多鄉親服務,碰到美麗灣、焚化爐等難題,我用開放的心態直球對決,因為我知道,十幾、二十年的僵局一定要用最快的方式打破,台東才能順利邁向下一步。
四年前,慶鈴提出「台東不只是台東」這句口號,帶領全台東人打造超越自己、獨一無二的台東經驗;今年,我提出「綻放台東藍」,就是希望大家耳熟能詳、引以為號的台東藍作為基底,讓台東這朵深山百合花,「綻放」在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