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合唱團拜訪更生日報社長 分享走過半世紀歷史 五十周年公演總共三場於11/16、20、24演出

記者李柏霖/報導

花蓮合唱團於十一月十五日,由團長吳明益、副團長葉日陞、副總幹事張俊達、戴淑瑛及創團成員盧美雲拜會謝立德社長,除了表達對謝社長擔任花合團務顧問的感謝,也熱情邀請謝社長參加花蓮合唱團五十周年公演。

圖:花蓮合唱團於十一月十五日,由團長吳明益(右二)、副團長葉日陞(左三)、副總幹事張俊達(右一)、戴淑瑛(左二)及創團成員盧美雲(左一)拜會謝立德社長。(記者李柏霖/攝)

花蓮合唱團要過五十歲生日了,「花合五十·經典傳唱·風華再現」團慶公演將在十一月二十日週日下午兩點半於文化局演藝廳亮麗登場,另外十一月十六日下午一點半在上騰工商、十一點二十四分下午兩點半在花蓮榮家,總共三場演出。

葉日陞接受謝立德訪問說,花蓮合唱團五十周年,走過半個世紀的時間,目前團員有四十六位,平均年齡六十三歲,這次曲目安排上也特別呼應,五個段落都各有深意,歡迎鄉親們一起來聆聽,歡喜迎接五十周年。「花合五十歲生日,為您獻上十八首好聽的歌曲,請您來和我們一起慶祝,共譜歡樂的樂章。」

擔任團長十三年的吳明益表示,花合五十年,唱過的歌曲難計其數。青春時期唱李抱忱的《人生如蜜》,青春總是多情,人生的確也甜如蜜,見花如見心裡的他(她)。唱《農村酒歌》讓我們陶醉在眾仙暢飲的快意豪氣中。

吳明益說,曾也走過坎坷路,唱《夜盡天明》,深深感受到風暴過後,出現清朗天空的喜悅。眾多歌曲中,最難遺忘的是一首黃友棣譜曲、鍾梅音作詞的《遺忘》,撼人心扉的旋律縈繞腦際,幾十年後翻譜再唱,動人音樂立刻流淌而出,感動不已。

五十年,從歌唱中我們接觸了各種不同的語言,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外國語。不同語言蘊含不同文化和民情,閩南語《阿爸的心肝寶貝》背後牽引一段歷史的悲情故事,一位阿爸無奈離開鄉土、行前對寶貝殷殷叮囑,唱來讓人泫然欲泣。客家語的《春水》呈現勤奮耕作的客家硬頸精神。獅子王音樂劇中的《You raise me up》則是充滿鼓舞人心的正向力量。當人們失落、疲憊、無助的時候,哼唱這些歌曲,噢!人們的靈魂,都會得到安慰,心裡重擔也得釋放。

五十年,合唱之路漫長,一路有歌謠相伴,有愛樂者同行,今後團員仍會繼續走在五線譜鋪陳的路途中。唱過的每一首歌都成為身上的光和七色《彩虹》,讓心靈和生活豐盈無比。祈《願》未來每一場演出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圓滿。這幾年新冠病毒席捲全球,《有一種悲傷》是人類平靜的生活嚴重受攪擾和限制,在誠惶誠恐抗疫中,雖然口被罩封住,但封不住我們的歌聲。在歡喜迎接五十周年到來時,花蓮合唱團要高唱《把愛找回來,明天會更好》。讓我們一起期待疫情平息,人人重拾青春的笑容。

為了提昇合唱音樂的水準,花蓮合唱團禮聘台北愛樂合唱團的杜明遠老師擔任客席指揮,音樂會將由他擔任指揮,為五十周年慶生曲目依年代安排,開場特別敦聘一九七二年成立之初現已八十四高齡的首任客席指揮戴金泉教授親臨指揮當年演唱的四首歌曲。採免費索票進場方式,除了文化局各索票站,今年為服務愛樂朋友,特別開放Google表單手機掃描Qr Code索票,會將入場券郵寄到府(個人隱私請放心),餘票有限,索票請早。

謝立德肯定花蓮合唱團的精彩演出,也鼓勵用歌聲吸引更多年輕新血加入,同時指出,更生日報將設置更生故事館,花蓮合唱團格外具有歷史意義,值得收錄,希望屆時能合作,讓歌聲及花合的精采故事典藏。

--最新文章--

更生新聞News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分機3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