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太魯閣族及布農族血統的議員簡智隆要為原住民家人來服務!

記者 何國豐/報導

 尋求議員連任的花蓮縣議員第九選區2號候選人簡智隆,是立委高金素梅子弟兵,奉行「為人民服務」的議員工作信念;同時擁有太魯閣族及布農族血統的簡智隆說,「我們原住民都是一家人!」,號召族人一起幫忙原住民族站起來!幫忙花蓮部落年輕人返鄉成家立業,讓部落族人開枝散葉!

圖:議員簡智隆(右)與九十五歲部落耆老卡爾姆丹(左)在馬遠關門山古道成果展中歡喜合影。(議員簡智隆/提供)

 議員簡智隆表示,人類溯源天性,也才有中國人慎終追遠的文化,沉澱出中國數千年豐富厚實的文化底蘊,台灣原住民族也一樣,後代子孫世世代代也會尋跡祖先的腳步,找回屬於原住民族自己的文化。上週剛在馬遠部落舉辦的「馬遠關門山古道暨鄰近舊社探勘計畫成果展」,看似一場純文化的學術發表會,其實卻讓布農族人激動落淚。

 簡智隆說。在馬遠關門山古道暨鄰近舊社探勘計畫成果展中,族人詠恩開場說道:「這條路,走的很累,這十年走下來,非常感恩,時代變遷後,身為後輩的我,可以感受祖先們,當時從丹大山走至馬遠時的辛酸路程,在此也寫了一首歌(想說的話)獻給在場的所有的長輩」。

 簡智隆表示,時間拉回十四年前,有幸實際走了一趟關門山古道,因氣象驟變化,登山之旅卻是煞羽而歸收場,卻是智隆那一天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折。除了贏得我人生另一半的認可外,也燃起我心中,對這條古道更深層的敬重跟想像。從那時候起,透過不同活動、共識會、音樂會的方式協助布農族馬遠青年返還舊址(丹大山),直到至今。

 簡智隆堅信是祖先的牽引,整整十年時間的跨度,直到2018年擔任縣議員時,我仍心心念念布農族這條有著特殊意義和歷史的路,因而我在定期會上就要求縣府必須做有關布農族東遷花蓮唯二兩條古道(八通關古道及關門山古道)的未來規劃跟策進作為,透過高金素梅委員及縣府文化局同仁協助,布農舊社溯源與重塑的計畫要再延續到第三期。參與成果展的時刻,心情還是止不住的悸動,謝謝詠恩及年輕的勇士們,因為你們完成我心中的衝動,期盼著計劃第三期的開展,布農族精神永存。

 簡智隆高興的說,原住民的努力得到回報!拜疫情期間台灣國旅興盛之賜,「原汁原味」的族部落旅遊成為國人爭相體驗的旅遊方式,重返「八通關古道」及「關門山古道」,不僅找回原住民的祖先記憶,也開闢了部落年輕人返鄉的坦途,族人的同心協力,越來越多年輕族人從都市返鄉從事觀光、餐飲及旅遊,讓幽暗的部落重新亮了起來。

--最新文章--

更生新聞News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分機3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