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次為肝癌、口腔癌、結腸直腸癌 女性為乳癌、肝癌及結腸直腸癌

大腸癌全國第一 花蓮肺癌居首 男性次為肝癌、口腔癌、結腸直腸癌 女性為乳癌、肝癌及結腸直腸癌

2022-12-30

記者田德財/報導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二十九日上午召開記者會, 公布民國一○九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較一○八年增加七二五人,平均每四分十九秒就有一人罹癌,比前一年快轉一秒;大腸癌連續十五年居十大癌症之首。但花蓮縣卻以「氣管、支氣管和肺癌」第一名。

大腸癌連續十五年全國居冠

綜觀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全國大腸癌已連續十五年居冠、確診人數多達一萬六八二九人,其次依序為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除了胃癌與皮膚癌、子宮體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序位互換,其餘排序與一○八年相同。

全國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肝癌、攝護腺癌、食道癌、胃癌、皮膚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全國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依序為乳癌、肺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肝癌、卵巢癌、胃癌、皮膚癌、子宮頸癌。

花蓮縣男女都以肺癌第一

全國的統計數據,和花蓮縣略有不同,花蓮縣的大腸癌並非十大之首, 男性是蟬聯多年的 「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女性則變動較大, 一○九年十大之首是乳癌, 去年卻以「氣管、支氣管和肺癌」為十大之首,等於說, 一一○年, 花蓮縣無論男女都以「氣管、支氣管和肺癌」為十大之首。 

花蓮縣一一○年男性前十大癌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口腔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食道癌」、「胃癌」、「前列腺(攝護腺)癌」、「胰臟癌」、「白血病、「鼻咽癌」。

花蓮縣一一○年女生部分前十大癌依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女性乳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胰臟癌」、「胃癌」、「白血病」、「食道癌」、「膽囊和其他膽道癌」「卵巢癌」。

一○九年花蓮縣男性癌症死亡十大癌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口腔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食道癌、前列腺(攝護腺)癌、胃癌、胰臟癌、鼻咽癌、白血病。

一○九年花蓮縣女性癌症亡十大癌症依序為:乳癌、肝和肝內膽管癌、氣管、支氣管和肺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胃癌、口腔癌、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胰臟癌、卵巢癌、腦癌。

   國健署指出, 肺癌是一種生長於支氣管或肺泡的惡性腫瘤,在許多歐美先進國家,肺癌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我國每年新增肺癌個案人數約有一萬多人肺癌。

肺癌成因中「吸菸」是影響最大的危險因子,其他包括環境因素(如二手菸、空氣污染、油煙、氡氣、石綿、砷)、疾病史(結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或肺癌家族史)、煮食未使用抽油煙機等,被指出會增加得到肺癌的機會,提醒民眾應時時注意自身肺部健康。

肺癌初期通常症狀不明顯,但瞭解肺部的「求救信號」,有助提高自我警覺,察覺早期症狀,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常見的肺癌症狀包括:

 持續咳嗽且未見好轉、 咳痰帶有血絲或咳血、 呼吸急促、呼吸出現喘鳴聲、 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 聲音沙啞、 骨關節疼痛、 無預警的體重下降、食慾不振。國健署表示, 民眾若出現上述症狀,雖有可能不是肺癌引起的,仍建議尋求醫師諮詢與評估,找出原因及早診治,以免耽誤病情。

肺癌診斷後治療方式,肺癌依其生物特性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大致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大類,在台灣,非小細胞肺癌約占所有肺癌的八到九成,其中肺腺癌則是常見的類型,其次為肺鱗狀細胞癌。肺癌治療方式複雜且日新月異,包括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等,而不同的分期與其治療上差異甚大。

國健署指出, 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但可以藉由定期接受篩檢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據歐美國家經驗,每一至二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日分之十八到三南三的大腸癌死亡率。

大腸癌防治宣導重點, 要如何預防並早期發現大腸癌?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養成每天運動習慣。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大腸癌多發生在五十歲以後,所以五十歲以上民眾應每一至二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但是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

--最新文章--

更生新聞News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分機3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