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小菁/報導
曾任慈濟護專第二任校長、慈濟技術學院首任校長的張芙美,於十二月二十五日凌晨六點多因病離世,享壽八十四歲。在移靈前,特地回到慈濟科技大學,再看一眼曾付出無數心力的校園,不少教職員自發性的前來向張校長道別和道謝,感恩她為學校付出的一切。
曾在弘光護專(現為弘光科技大學)任職二十二年,一九九0年受證嚴上人感召,應聘擔任慈濟護專第二任校長,期望為花蓮護理教育開啟一扇窗。治校十二年來(一九九0年七月一日~二00二年七月三十一日),堅持證嚴上人託付的責任,為教育而辦教育,為社會而辦教育。不但推動慈濟護專增設五專、改制技術學院,更在護理教育領域奉獻將近半世紀,帶領師長培育無數護理人才,榮獲中華民國護理師公會九十三年度「傑出護理人員專業奉獻獎」和「資深護理人員獎」。
當時,慈濟護專的硬體建設一直在進行,制度與規範等也尚待建立,張芙美校長始終堅信「有決心、肯用心,沒有什麼問題是無法解決的。」所以,在她的帶領下,慈濟護專在一九九八年獲得教育部頒發辦學績優學校,更在一九九九年改制為慈濟技術學院。
尤其,慈濟護專的創校目標之一,就是「解決東部地區原住民少女的就學就業問題」。當年慈濟護專錄取分數高,若透過北區聯合招生,每年只有一至二位原住民學生有機會入學。從一九九0年至一九九五年,不斷向教育部與臺灣省政府衛生處申請,請求准以「五十名專班」與「單獨招生」方式,招收原住民學子入學;經過整整五年的努力,教育部才核准辦理。
所以,從一九九六年起,慈濟護專設立五專護理科原住民專班,每年獨立招生五十名,採公費方式,讓學生無後顧之憂的安心求學。不但學雜費、伙食、書籍、服裝等通通免費,還有每個月三千元至五千元零用錢。至今,慈濟基金會已幫助兩千零六十位原住民學子(含在校生四百七十人),援助金額更超過五億五千多萬元。
在同事眼裡,張芙美校長自律甚嚴,要求甚高;不過,在學生眼裡,卻是樂觀、溫柔、可溝通的校長媽媽。從一九八九年創校起,學校規定師生一律穿制服,曾遭受第一屆學生反彈。趁一九九0年開學後,張芙美校長立即設置「我想與校長聊天」的時段,耐心傾聽並主動說明,讓學生逐漸接受並內化。
張芙美校長很清楚,「把學校辦好、把教育辦對」就是證嚴上人交付的任務。所以,「把事情做對、做好,就是我們的本分。」回首治校十二年來,建校歷程雖然艱辛,但是校風純良、師生資優慈睦、設備充實新穎、校園莊嚴秀麗,更培育出無數「有責任心、榮譽心、感恩心」的傑出校友,這都是曾經走過的足跡,也是慈濟辦學的歷史。
圖:張芙美校長治校十二年來,堅持證嚴上人託付的責任,為教育而辦教育,為社會而辦教育。(慈科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