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太平洋國際詩歌節開闢數位互動裝置 眾詩人齊聚延續燃燒詩歌聖火

記者張小菁/報導
「二○二二太平洋國際詩歌節」上週在松園別館展開第十五屆線下活動,攜手國內外數十位詩人大師持續推動詩歌文化傳承、將詩歌接軌本土、接軌國際,首度開拓數位文化新紀元,開闢數位互動裝置,以數位化方式呈現。

「二○二二太平洋國際詩歌節」於十一月十二日、十三日一連兩天在松園別館舉行,花蓮縣政府北區服務中心張治華副主任、花蓮縣議會郭怡廷秘書、花蓮縣員楊美華、花蓮市公所原住民行政課長姜靜嫻與文化局陳明珠委員等應邀參與,花蓮市長魏嘉賢亦送花表示支持與祝福。

圖:「二○二二太平洋國際詩歌節」讓眾詩人藉由詩再度相聚,讓參與民眾可以在這場詩歌盛會中享受詩歌的美與愛。(松園羅曼玲提供)

現場由詩人陳黎率領詩壇重量級文學家、教育學家:張寶云,紫鵑、黃淑貞、黃淑卿、陳正芳、張芳慈、騷夏、崔舜華、楊小濱、杜家祁、韓祺疇、陳昱文、韓國詩人金尚浩、日本詩人倉本知明、西班牙詩人葉汐帆與美國詩人潘永森一同盛大地揭開活動序幕,並邀約眾嘉賓現場體驗太平洋國際詩歌節限定數位裝置互動遊戲「詩歌翻牌」,感受到詩歌文化翻轉的魅力,吸引數千民眾至現場感受詩歌文化、擁抱新詩文學之美。

本屆主題「以太平洋的風、以複聲、無口罩的浪」,策展人陳黎表示「以太平洋的風,以複聲、無口學的浪」為發想,希望透過這個主題呈現:雖然近年來疫情肆虐,但藉由詩,藉由島國人民們的互諒互信、同心協力,再一次讓我們在堅毅中歌讚島嶼生活之美與愛。

今年詩歌節線下活動除了詩相逢、詩人談詩、詩人吟詩、校園短詩創作以外,活動首日晚上,松園別館也特別延長營業時間至晚上八點半舉行「詩之夜:略小於口罩,略大於世界」小詩大家寫、小詩大家讀的活動,眾詩人與現場來賓在享受茶會及爵士音樂演出後,在夜裡讀詩、夜裡寫詩,感受詩歌文化美學的魅力與溫柔,一同為詩歌傳承永續價值並產生在分享與創作中感受文學的悸動,將活動氣氛推上了最高點。

配合數位化時代來臨,擴大詩歌文化的公共參與,打造詩歌熱潮,今年的詩歌節團隊籌劃「微物的情歌:俳句大師塔布拉達短詩與得獎作品」展覽,不僅展出俳句作品外,也放映本屆所徵集的三十秒影像詩得獎作品,在詩歌中投入影像和配音、配樂,甚至是動畫,使詩歌能夠以更多不同的型態呈現,展區更是翻轉詩歌展覽呈現的形式限制,設計了數位裝置互動遊戲,多元的去突破與衍伸太平洋國際詩歌節和數位結合的可能性。


詩歌節總執行古蘊安表示,詩歌節的數位化,是為了多層次的發展詩歌人文美學,讓民眾可以透過多媒體、數位互動來了解詩歌、喜愛詩歌,打碎距離和時間的藩籬,吸引更多人接觸詩歌文化。

因此企劃團隊今年起在「太平洋國際詩歌節」Instagram官方帳號和Youtube頻道,開啟節目專欄邀請數十位文學創作者與大專院校現代詩社社員,和民眾分享詩歌文學創作,憑藉網際網路的串流性質,無遠弗屆的廣泛發展與傳播。透過詩歌節的講座、演出、市集、展覽,以及音樂會等太平洋詩歌節線下活動,凝聚詩歌文化愛好者的精神、打造屬於詩歌的文化記憶,藉由詩再度相聚,讓參與民眾可以在這場詩歌盛會中享受詩歌的美與愛。

--最新文章--

更生新聞News

地址:花蓮市五權街36號

電話:03-8340131分機315、317